跨境電商“追光”記








今年是“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也是“不斷提高對內對外開放水平”“立足全局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等開放理念在之江大地播種萌芽、蓬勃發展的20年。
“追光”寧波開放這20年,外貿新業態的“課代表”跨境電商,必須榜上有名。
千億首城,創“寧波模式”
新業態跨境電商,說“新”也不新了。
早在2012年,寧波就成為全國首批5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之一,率先迎來了以進口為導向的跨境電商爆發式增長——
2014年,寧波跨境電商進口試點累計交易額率先突破1億元;2018年,寧波率先成為全國跨境零售進口額累計突破百億美元大關的城市;2021年,寧波再接再厲,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零售進口額累計突破1000億元的城市。
就這樣撲面而來,帶著一馬平川的快意,帶著千山可越的驕傲,與這座城市的港口稟賦、開放實力撞了個滿懷。
然而,回到故事剛開始的地方,不少人會大吃一驚:直到2016年,占據寧波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半壁江山的,是同一類產品——紙尿褲!
當時,海淘的第一剛需是母嬰用品,其中紙尿褲品類體積較大,適合集裝箱運輸,加之寧波距主產地日韓較近,電商企業出于成本考慮,紛紛布局寧波。
更有意思的是,據日本《讀賣新聞》報道,日本山形縣因向中國大量出口紙尿褲,2014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創歷史新高,其中日用品出口集裝箱量較上年增長近108倍。
紙尿褲奇跡的背后,一個共識在寧波快速形成——消費升級背景下,跨境電商用戶不只是想買便宜的東西,更想買好的產品。
在這樣的指揮棒下,傳統外貿監管方式被迅速改進。從“可溯源”開始,寧波圍繞海關、國檢、稅務、外管、電商、物流、銀行等業務,陸續催生了一批全國首創的“寧波模式”:先后打造了全國首個跨境電商商品質量檢測無費區,建立健全國內規模最大的跨境電商商品防偽溯源體系,推動創建全國首個跨境電商知名品牌示范區……
2022年,商務部首次公布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統考”成績,寧波名列第一檔。
先人一步,勇挑大梁
出口與進口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當進口電商風生水起,出口電商同樣憑借模式新、應變快等優勢,迅速成為外貿新引擎。
2015年5月27日,寧波宣布正式啟動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試點。短短6個月后,寧波成為全國首個完成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竣工驗收的城市。
究其原因,是產業帶的成熟、平臺經濟的助推,更是“千軍萬馬做外貿”積淀的底氣與眼界。
“早在2011年,公司看到了出口電商的趨勢,開始布局B2B、B2C這條‘黃金賽道’。”豪雅集團常務副總裁蔡井泉說。彼時,由于歐債危機的蔓延,國際需求急劇萎縮,加之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兩頭“擠壓”下,出口電商像困頓中的一道曙光,改變了過去外貿品牌和渠道被采購商掌控的傳統模式,企業得以直面國外消費者,也因此被稱為外貿新業態,被賦予外貿轉型的期待。
同樣的故事,還發生在中基、遨森、樂歌等一大批平臺或工貿一體企業。
2019年,菜鳥跨境自動化標桿倉開倉,助力慈溪出口加工區成為國內最大的天貓國際直營基地;2020年,中國(寧波)跨境電商出海聯盟成立。
與此同時,寧波綜試區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新業態,產業集聚趨勢明顯:不僅有鄞州集聚區、海曙眾創空間等29個特色跨境電商產業園區,還有慈溪家電、寧海文具等9個省級跨境電商產業集群。
不經意間,“新業態”在寧波已完成了從1.0到2.0乃至3.0的蝶變。
“以數字化改革賦能對外貿易創新轉型,大力發展數字貿易、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全面打通生產端、貿易端、消費端和科技側,構建完善貿易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提升寧波國際貿易核心競爭力。”這是與外貿企業面對面交流對話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彭佳學的期許與祝愿,彰顯了寧波市委做強出口電商、提升開放能級的決心與信心。
“截至目前,寧波有近70家企業在全球建設經營海外倉210個,總面積328.36萬平方米,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市商務局副局長喻晉介紹,剛剛閉幕的跨博會上,寧波全力幫助參會各方實現逛一次展,鏈接兩千多家優質外貿工廠、三十多個跨境電商平臺、千余名專業人才、海量外貿直采訂單……
這是“新業態”的保鮮秘笈,是勇挑大梁的城市擔當,更是共享共贏的生動實踐。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告知,將在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