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經貿合作 共贏中東新機遇








2025年北京“走出去”系列活動首場——“朝陽賦能,鏈通中東”高質量出海推介會于日前在北京正大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市商務局與朝陽區人民政府主辦,朝陽區商務局、“走出去”導航網承辦,正大集團支持。
“中國與中東的關系,貫穿了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在絲綢之路上的商貿往來,還是在近現代的文化、政治合作,或是當今全球化時代的共同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始終充滿著活力與潛力。”活動上,北京市商務局二級巡視員宋軍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與中東的合作不僅有助于推動各自的經濟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的繁榮和地區的和平穩定貢獻著力量。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與中東經貿合作的規模迅速增長、領域不斷擴大、方式日益豐富,合作成果顯著。
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洪波表示,當前,中東地區正加速崛起,成為全球經濟新起點,是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戰略要地。在“一帶一路”和中東各國“2030年愿景”深度對接的歷史機遇下,在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雙輪驅動的新發展格局中,中國企業正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高質量出海窗口期。正大集團愿繼續扮演好“超級聯系人”的角色,充分發揮自身在農業、零售、科技等領域的全球網絡優勢,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沙特阿拉伯投資部駐華首席代表艾伊德·阿里亞米表示,沙特“2030年愿景”帶來了一場真正的變革,不論是中小企業還是行業巨頭,都能在沙特找到商業機會。當前,中石化、寶鋼、華為、阿里云、騰訊云等企業已經紛紛布局沙特,從石油到科技、從基建到民生,多領域不斷開花。沙特投資部還推出了“投資沙特”在線平臺,為投資者輕松抓住沙特商機提供全流程支持和服務。
在九榕控股創始人臧曉蕾看來,企業出海大致分為四個步驟,一是籌備期,二是調研準備期,三是出海期,四是落地期。“每一個時期都是環環相扣的,整個過程中要設置目的性和時間節點,并責任到人。”臧曉蕾建議企業決策者親自前往中東國家考察,調研當地宗教習俗、供應鏈體系等,體驗當地環境,建立直觀認識。
中外企業家聯合會首席代表董斌分享了中東產業園區經驗,建議企業聚焦迪拜杰貝阿里自貿區、沙特阿卜杜拉經濟城等,借助當地政策優勢布局制造業與貿易。“中國企業出海中東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尊重當地文化和法律法規,避免標準化復制,尋求差異化發展。”
金杜律所合伙人唐逸韻則提醒企業,中東法律體系以伊斯蘭法為根基,但在具體領域存在一些法律不確定性。企業需組建專業法律服務團隊,做好合規準備,避免文化及法律方面的沖突,弄清合同中關鍵的法律事項,降低企業出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