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家企業和上百個聯合國采購意向在甬“相親”








面對面對接現場。本文圖片均由市貿促會提供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計劃采購太陽能光伏產品,有意向的企業可以找我。”
“我們想要一個回答,招投標環節如何跨越‘經驗門檻’?”
“我們已積累聯合國采購項目經驗,想跳過經銷商自己做。”
……
5月28日,2025聯合國機構專場采購需求對接會在甬舉行,聯合國秘書處、項目事務署、兒童基金會以及難民署帶著上百個采購意向,與數十家寧波企業面對面“相親”。
企業與官員面對面“相親”。
“如果說去年召開的聯合國國際采購研討會是初相識,那么此次對接會實現的是更深層次的交流、更精準的對接。”寧波市貿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對接會上,聯合國機構亮出具體需求,重點關注清潔能源、廢物廢水管理、新能源汽車、工程項目、太陽能發電及儲能系統等領域。
與會的寧波企業頗具針對性,不僅有光年淞盛能源集團、尤利卡太陽能等光伏領域強企,也有海田控股集團等平臺企業,還有?中基國際物流等服務企業。
洽談現場。
下午3點,洽談活動一開始,對接桌前很快排起長隊,尤利卡太陽能全球銷售總監馬招雙剛跟兒童基金會駐華代表處聊完,轉頭就排上項目事務署的洽談隊伍。
“一個半小時的洽談,大部分時間在排隊。”馬招雙笑言,排隊是值得的,四家機構都對企業產品很感興趣。
作為寧波外貿人,他是名副其實的空中飛人,一年有200天左右時間在全球各地參加展會、拜訪客戶,最多的時候一年要參加20場。
“展會渠道終究有限,我們的產品有半數出口至歐洲。想進入更多新興市場,需要拓展新的渠道,參與聯合國采購就是關鍵項。”馬招雙說。
恰巧通過經銷商對接,企業在今年1月初順利交付了一個100萬美元左右的阿富汗光伏項目。這個項目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企業間接進入聯合國采購體系,還嘗到了甜頭。
企業耐心等待洽談。
“寧波制造完全有能力、有實力達到聯合國采購要求。短短幾分鐘,聯合國機構官員不停點贊我們的產品。”光年淞盛能源集團董事長周松成接過話頭。
他在國內光伏產業闖蕩已久,計劃帶著適用于農村場景的新能源整體解決方案走向世界。聯合國采購既是他尋求的突破口,也是他想要的“磨刀石”。
他從洽談環節了解到,光伏產品在聯合國各大機構應用場景非常廣,可以幫助點亮一個貧困村,助力實現綠色低碳轉型,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很契合。聯合國采購的高標準還能倒逼管理體系和產品質量提升,可謂雙贏。
海田控股集團作為平臺企業,帶來了很多在投標環節碰壁的寧波企業的疑惑。
業務經理安娜介紹,實踐過程中,聯合國采購項目基本都有相對應的“經驗門檻”,這對很多首次參與投標項目的企業來說是個問題。
采購官員們建議企業“廣撒網”,參與不同機構多領域的投標,保持耐心,多嘗試,才能積累更多的投標經驗。
對接會的舉行是推動更多“寧波制造”走進聯合國的一項舉措。
眾所周知,聯合國采購是國際公共采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公認的試驗場和加速器。聯合國采購單筆訂單雖利潤不高、條件苛刻,但被國際市場視為“貿易通行證”。
然而“櫻桃好吃樹難栽”,近三年,聯合國每年采購總額約280億美元,中國在聯合國直采中的份額僅為3%。
自去年11月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啟動為期三年的合作項目以來,寧波已成功推動企業拿下阿富汗光伏項目,并指導企業參與20個聯合國采購項目招投標工作,總金額超150萬美元。
事實證明,參與聯合國采購很難,但基于自身實力,掌握規則和技巧,搭上聯合國采購的“國際快車”,開拓國際公共采購“新藍海”,并非遙不可及。
對接會召開。
洽談過程中,“保持耐心”“多嘗試”“不要局限在單一機構”就是聯合國采購官員口中的高頻句。
下階段,寧波將聚焦聯合國采購系統效率的提升,繼續搭建聯合國采購信息對接橋梁,打造寧波企業聯合國采購數據庫,幫助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等,并以此為“跳板”嵌入全球供應鏈,開拓近10萬億美元的國際公共采購大市場。
編輯:施雯 審核:胡琳蕓 梅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