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東歐博覽會成果出爐:達成商品采購訂單超105億元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博覽會組委會公布展會成果:5天展期,達成商品采購訂單105.31億元,七大領域實現新突破。
具體來看,主要有:
一是參會規模創新高。中東歐國家重要嘉賓到會首次超過100名。來自12個中東歐國家的350名政商代表參會。11個國家部委,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個副省級城市、3個計劃單列市組團參會,嘉賓云集,共襄盛舉。
二是參展規模創新高。中東歐商品進口訂單首次超過100億元,吸引5000種中東歐商品參展,展示商品數量較上屆增長25%。一批歐盟地理標識產品首次集中亮相。參展商超過3000名,其中中東歐展商407家,81%的中東歐展商確認參加下屆博覽會。
三是展會熱度創新高。博覽會線下觀展首次超過10萬人次。首設服務貿易展區,安排旅游專題展覽,吸引來自9個中東歐國家的旅游機構參展。匈牙利文化中心、羅馬尼亞文化中心等藝術機構首次參加文化市集。
四是輻射范圍創新高。中東歐展吸引全國采購商3042名。進口商品常年展二期中東歐特色主題館首次開館,展示面積翻倍,累計商品館數量達到34個。目前,進口商品常年展已在全國11個省21個城市共建54個直銷中心。
五是帶動效應創新高。博覽會期間共簽約外資項目62個,總投資177.8億美元,同比增長17.7%。其中,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項目17個。
六是展會影響創新高。人文交流線下互動首次超過20萬人次。中東歐國際帆船賽首次在寧波舉辦。女科學家創新與發展論壇,吸引來自8個中東歐國家的15位院士、科學家與會。中國—中東歐國家職業院校產教聯盟正式納入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成為全國職教領域首個納入合作框架的多邊合作平臺。
七是品牌傳播創新高。媒體報道全網閱讀量首次超過10億人次。海內外媒體報道1.46萬余篇次,全網閱讀量破10億人次,186家中外媒體711位記者到會采訪,均創歷史新高。
本文系轉載,如有侵權請告知,將在第一時間刪除!